Friday, 25 May 2007

和尚也炒股!


僧人到證券公司開戶炒股
2007-05-09 10:03:16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王玉珊 發表評論 共0條  進入論壇>>


圖片來源:華商網

  5月8日,股票市場呈現出“五一”旅遊黃金周後的第一個“滿堂紅”。當日13時許,西安一座寺院的和尚釋常興來到西安小南門外國泰君安證券公司開戶購買股票時,引得股民們圍追觀看。釋常興說,他用自己的積蓄購買股票賺的錢將用於做善事。



[百態][記錄][法制][趣聞][人物]
  昨天13時40分,記者來到國泰君安證券公司一樓大廳時,墻上的電子螢幕呈現出的股市數據幾乎個個飄紅,數百名股民望著這個“滿堂紅”的場景,臉上都洋溢著笑容。在這個人頭攢動的交易大廳內,一位身著佛教信徒服裝的光頭男子格外引人注目。記者走到其跟前時,他正在辦理開戶手續,經過工作人員對其身份進行確認,他名叫釋常興,是西安一座寺院的和尚。當他的身份明確後,大廳裏的股民瞬間向其投來了驚異的目光,部分股民像觀看明星一樣競相上前目睹和尚炒股的新鮮事,並追著問這位僧人炒股的目的。開戶手續辦理完結並得到確認後,釋常興與一名青年男子從圍觀人群中擠出大廳匆匆離去。據工作人員講,現在,這名和尚就可以拿著自己的申辦卡購買股票了。

  釋常興說,他在寺院裏每月有100多元的固定收入,吃住都不用花錢,為了能讓自己多年來積攢的錢做更多的善事,他諮詢了幾個好友後,決定將錢拿出來投向股票市場以錢生錢。雖然社會上目前從事慈善事業的人越來越多,但以慈悲為懷的他只想儘自己的力量,嘗試通過這種方式掙錢完成自己的夙願。雖然股票市場存在著一定的風險,但萬事逢緣,憑著自己對股市的研究,相信風險相對會小一些。當記者問其如果賺到錢將從事哪方面的慈善活動時,釋常興雙手合十作了一個揖說,“阿彌陀佛,等賺到錢把善事做成了再說。”

  對此,這個股票交易大廳裏的股民劉先生說,和尚炒股的確是一件新鮮事,但未嘗不可,這表明身居都市裏的僧人觀念在隨著時代的步伐而轉變著,首先肯定的是,釋常興炒股的初衷是為了做更多的善事。(來源:三秦都市報)

Friday, 18 May 2007

省力?

這個bb很聰明啊!

value="http://www.tudou.com/v/OzpOOsI_UD8">

Wednesday, 16 May 2007

天堂...

設想這裡有台精神經驗器, 進入了就能極致地滿足我們一切的欲望
(包括一切我們能想像的,食欲,甚至好奇心,人際關係的滿足,功作的成就感,
看到喜愛的人,親人的喜悅...)
但有一個限制, 就是一使用就不能停止,一直興奮地到死亡

會有多少人願意使用呢?
真實可能唔多人用,0.1%都好多了
看來追求快樂不是人們的唯一傾向

但如果限制除去,人可以隨時決定用唔用
可能99%的人都會用

但他們會用多久呢?

我想會因人而異,
平日不快樂的人應該用得比較多
那麼生活就不用再追求了
甚麼原因令他們停止使用呢?


如果不能停止使用,但用了就不用死
我想人人都會在臨死之前用

是因為現實生活看來比天堂吸引?
天堂真的吸引嗎?

那麼人們現實生活有甚麼吸引的地方呢?

Sunday, 6 May 2007

Without thinking, whether it survives it does, don't you think?

有趣ge魔術啊

cyril


睇到我o哂,仲懷疑佢係剪接tim
之後搵下個人d 資料
發覺條友真係好堅
係日本好出名的

呢個仲恐怖

Hosted on Flurl Video Search - Watch More Videos


有唔似假wo

其實我都好欣賞魔術師
佢地唔係叻在d手法
而係佢地ge創意
因為佢地除左要去想怎樣才能實行之外
還要不斷想出新ge trick
要不斷有新鮮感
才能吸引別人的注意

在佢ge interview 看到的(用google由日文翻譯的)
"Without thinking, whether it survives it does, don't you think?"


cyril既官方網頁
http://www.cyrilmagic.com/

Cyril (原名Cyril Takayama),生長於美國加州好萊塢,父親是沖繩人,母親有法國及摩洛哥血統,所以Cyril 是亞歐混血。六歲在拉斯維加斯看到魔術秀後被啟發,開始勤練魔術,但父母及師長並不支持。青少年時期進入加州最有名的電視魔術秀,在良師指導下開始學習魔術技巧。

Thursday, 3 May 2007

分享,是社會文化進步的其中一個重要元素

哇,好惡wo!

http://www.uwants.com/viewthread.php?tid=3648932&extra=page%3D1&page=1

精句:分享,是社會文化進步的其中一個重要元素,一隻好的遊戲,自然有人講買。分享,令很多原本沒能力的人都能夠一嘗滋味,貨品的知名道也因而提高。我們不是贊成侵犯版權,我重申,分享在促進社會進步的領域上,擔負重要的角色。

下面這段話摘錄於愛因斯坦的自傳,第三至五頁

下面這段話摘錄於愛因斯坦的自傳,第三至五頁:


--------------------------------------------------------------------------------

當我還是一個很早熟的青少年的時候,我就對那些虛無縹緲的希望以及大多數人對這些希望的追求而歷經的苦難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後,我意識到了這種追求是如此的殘酷,雖然在那個年代,這種現象都被一些金碧輝煌、冠冕堂皇的言論所掩蓋了。僅僅是為了填報肚子,人們就不得不四處掠奪,幾乎忘了自己是個有感情會思考的高等動物了。

第一個尋求的精神出路自然就是宗教了。每個孩子從小就被傳統的教育機構灌輸宗教的觀念,所以我也就從一個父母都不信教的孩子變成了一個虔誠的信徒,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我12歲那年。

通過閱讀一些通俗的科學類書籍,我不久就開始認為聖經上面的大多數故事不可能是真的,然後我就斷然得確信這(宗教)是政府為了欺騙青少年而撒下的謊言。這件事情給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有了這樣的經驗,我開始變得對權威充滿了猜疑,在各種場合下對認定的事情總是採取懷疑的態度。甚至到現在,這種懷疑一切的態度仍然能從我身上找到,同時它也讓我對事物的因果關係有了更深的洞察力。

我現在明確的知道了一點,我年輕時這段對信仰短暫的皈依,是我第一次嘗試把自己從這種充滿願望、希望等原始的情愫中解放出來。我開始進入外面這個無窮無盡不以人的意願為轉移像個永恆的謎題一樣的世界,其中也許只有一小部分人類才能夠研究和理解。

世界在向我招手,我迫切的想要去探索這個謎題。我意識到那些我尊敬和崇拜的人們在追求中都找到了內心的自由和安定,我開始半有意識半無意識的認識到,我想要去瞭解這個人類認知能力框架所能容納的外部世界,這是一個艱巨的目標。而那些已經死去的、還活著的人們,以及他們的見識成果,則是我最好的助手。

通往這個世界(對世界的研究和探索)的道路遠不如通往信仰天堂的那條道路舒適和迷人,但是它更可靠,並且我從來沒有後悔過這個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