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22 December 2008

左右轉動眼球可提高記憶力

英國研究人員近日稱,一項最新的科學研究顯示,左右轉動眼球可以有效的提高人們的記憶力。如果你想快速地記憶起某件事情,你可以嘗試著將眼球左右來回轉動30秒。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教授安德魯-帕科稱,眼球的水平轉動可以讓大腦的左右半球互相溝通,這對於重新勾起人們的記憶至關重要。此前的研究已經表明,眼球水平轉動可以幫助人們準確記起他們剛剛看過的單詞。但和他的同事想知道,這樣的轉動是否也可以幫人們確認他們剛剛讀到過的單詞,即確認記憶。確認記憶與回憶記憶有所不同。當人們在進行確認記憶時,他們可能會對如何獲知信息產生混淆。比如,他們可能認為他們剛剛讀過這些單詞,而事實上,他們是早些時候聽到的這些單詞。

  為檢測眼球的水平轉動是否會幫助人們進行確認記憶,安德魯-帕科和他的同事們挑選了102名學生作為測試對象,讓他們首先聽一段某位男子的大聲閱讀。閱讀材料共計20行,每行15個單詞。其中,有些行裏的單詞會圍繞著一個引誘性的單詞展開。也就是說,這個引誘性單詞在行中並沒有出現過,但行中的每個單詞都與它存在關聯。例如,測試對象可能會聽到這些單詞:“線”,“眼球”,“縫紉”,“銳利”。所有這些單詞都與“針”有關聯,雖然“針”這個單詞在閱讀材料中並沒有出現過。

  這些接受測試的學生在聽完全部閱讀材料後開始作答。其中,在正式作答之前,讓三分之一的學生跟隨計算機的指示,眼球左右轉動30秒;另讓三分之一的學生跟隨計算機的指示,眼球上下轉動30秒;其餘的三分之一眼球則不做移動。然後,給測試對象每人發一組單詞,並讓他們指出他們剛才都聽到了哪些單詞。那些選擇了閱讀材料中並沒有出現的引誘性單詞的,就說明他們出現了源追蹤錯誤,因為他們無法判斷他們是聽到了這些單詞還是想像出了這些單詞。研究人員發現,眼球作了水平轉動的學生記對的單詞要比眼球作垂直轉動或根本不動的學生多10%,而選的誘導單詞數則比另兩組學生少15%。

  托萊多大學心理學家斯蒂芬-克裏斯曼說,“眼球轉動可以幫助人們確認他們真正的記憶來源。”克裏斯曼的研究從另一個角度表明眼球轉動可以提高人們的回憶記憶能力。克裏斯曼說,在研究眼球轉動與記憶的關係之前,他曾瞭解到,眼球左轉可以激發右腦,眼球右轉可以激發左腦。受此啟發,他開始研究眼球轉動對記憶的影響。他的想法是,眼球的水平轉動也許可以提高左、右腦之間的關聯。

  但安德魯-帕科同時也指出,眼球轉動如何影響記憶這一問題的研究目前仍處在初經探索階段。要想瞭解眼球轉動對記憶影響的內部機制,仍需進一步的研究。克裏斯曼說,他收到很多人的信,問他眼球的水平轉動是否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幫助他們。對此,克裏斯曼回答說:“假設你在長時間購物後走出超市時,忽然想到,‘天哪,我忘了把車停在哪兒了。’那麼,這時如果你走到停車場裏,眼球四處掃望30秒,會不會有所幫助呢?”

Tuesday, 16 December 2008

三個惡夢

昨天發了連續三個惡夢,最後個個仲嚇到我扎醒tim,真的好可怕-.-

其實不知不覺,原來已經好少發夢
細個ge夢想,hahaha

Thursday, 13 November 2008

Thursday, 16 October 2008

玩電話最高境界

學生問教授一個人生哲理的問題︰「教授我想問,生氣、憤怒、嬲到震同埋哭笑不得,有乜野唔同?」教授說︰「我做個實驗俾你睇,你就容易明嫁勒。」於是他揭開電話簿,隨便搵左一個叫小明既電話號碼,就打電話過去,電話接通,教授按擴音鍵讓學生聽清楚……
教授︰「請問梁朝偉係度嘛?」
小明︰「你打錯喇!」
教授︰「唔好扮野啦!梁朝偉係度嘛?」
小明︰「都話你打錯咯!」說著就把電話掛了。
之後,教授即刻又打電話過去……教授︰「請問梁朝偉係度嘛?」
小明︰「邊個呀!你打錯喇。」
教授︰「請問梁朝偉係度嘛?」
小明︰「你**,有問題嫁。」又把電話掛了。
教授馬上又撥左一次……
教授︰「請問梁朝偉係度嘛?」
小明︰「你到底係邊個?少無聊了!」
教授︰「我係劉德華,我要搵梁朝偉……」
小明︰「白癡架!你係劉德華咁我咪係成龍!****!」說完,就把電話甩上。 ]
教授告訴學生︰「呢D就係生氣喇!跟住,俾你睇下乜野叫憤怒啦!」
教授又撥一通電話過去……
教授︰「請問梁朝偉係度嘛?」
小明︰「你係咪五行欠打?要搵梁朝偉打去中國星啦!你**丫,你有種就打黎俾我睇下……」
說完就更用力的甩上電話。教授告訴學生︰「呢D就係憤怒。跟住,俾你睇下乜野叫嬲到震!」接著,教授又撥了一通電話,這次隔了一段時間才有人接,電話一接通……
小明︰「****!*你……」正當他破口大罵的同時……
教授︰「請問,你係咪小明?我是xx銀行打來的~」
小明︰「喔!真係對唔住,因為頭先有人惡作劇,我唔係特登要鬧你……」
教授︰「唔緊要,請問梁朝偉係度嘛?」
小明︰「哇!*你**……」這次沒等小明鬧完,教授就把電話掛了。
教授告訴學生︰「呢D就係嬲到震,你明未?」
學生答︰「我完全明白曬喇!」
學生點點頭︰「不過……乜野係哭笑不得呢?」
教授笑了笑,又打左同一個號碼,對方快速接起電話……
小明︰「喂!!!你個傻仔係咪想玩野呀?」
教授︰「我係梁朝偉,請問頭先有冇電話搵我……」

Tuesday, 23 September 2008

真實與感覺

最近在想二個問題:

為什麼經驗會觸發我們的感覺?<br>
如何觸發人未曾經驗的感覺?<br>

一些事例:
1)海嘯地震發生d人就想買保險了<br>
2)AIG差d破產咁d人就唔夠膽買保險了
3)小時候大人告訴我要努力讀書我唔聽
&nbsp;&nbsp; 現在我明白讀書有用,我才努力了
4)很多人失去了才懂珍惜<br>

其實天災一直都存在的
公司有機會破產十分正常
讀書有用係人都知的<br>
這些事情我們知道卻沒有"感覺"
為什麼?

Tuesday, 19 August 2008

Saturday, 16 August 2008

學以致用

最近看到一個軟件,目的是保護眼睛的
它的功能其實好普通,只是每二十分鐘有個鐘響一下
提醒要停下來休息,不要讓眼睛過份疲倦

我忽然想起以前曾經收過好多同一封的email,
內容都是叫我們好好保護眼睛
它比了幾個建議
其中一個就是每二十分鐘停下來休息一下了

為什麼我“知道“了這麼重要的資訊後
咁多年也沒有這個習慣的?
而且我們一生也好像知道許多東西重要的(好像英文,做運動)

怎麼到頭來留下的卻不多?

我想一下是甚麼原因
1)忘記了?
2)有時候集中看東西,根本不會无端端想起要停一停(因為會想停一停,就分心了,就不能集中)
3)習慣了不休息,好難突然改變的(和1可能有d關係)
4)冇意識到它的重要程度,或根本不知道(判斷不到)它的效果(因為我們傾向重要的才去記)
5)自己懶得滯
6)不愛惜自己的眼睛
其他的原因䀸時不想想了,感覺好像好虛無

其實有好多時,困難都只是因為自己冇去想辦法的
1,3,4,5,6的都是自己問題
2的話就算冇那個軟件,都可以鬧鐘啊
而且用一下所學的,真的會幫助到自己的記憶的

原來學校要我們做功課真是用心良苦啊
可惜我真係太懶了,從來都唔做功課
現在後悔莫及了=.=

重要的東西,都儘量去實行下好了(好想做下運動,但想起都怕怕啊)

Monday, 11 August 2008

i miss you

想起很多人,從小到大隌我成長的人

只想看看他們一眼
願他們都過着幸福的生活

Saturday, 9 August 2008

中國奧運

終於到了這一天唰!
我真的為中國人感到驕傲!

聽到同胞們激動的聲音,
自己也不其然感動起來!

Wednesday, 30 July 2008

好簡單但好好玩的game!

Splash Back







好簡單但好好玩的game!
要玩多幾次才知道好玩的地方,玩了我好久,
連爆2個就會有多一滴藥水
如果開願用多幾水,好多時候爆一次就可以過到版了

為什麼訓練會有反效果呢?

上一次說到,為什麼訓練會有反效果呢?
http://howtoknoweverything.blogspot.com/2008/07/blog-post_27.html


我們的動作有2種
有意識和冇意識的
冇恴識的佔了大部分
例如現在我們坐在電腦前
條腰,腳,頭會用力維持平衡
其實我們一般不會去想要用幾大力的
這就是无意識的控制了

那跟訓練有甚麼關係?
今次唔用跑步去做例子了
但會用差不遠的例子,跨攔
因為可以看這個新聞做參考
http://news.tom.com/2007-09-07/0027/11217637.html
新聞提到一個動作都有好多細節
跨攔的周期,角度,起跑,心律等等....

之前提到訓練的第二個效應,會增強大腦的連結
因為平日的訓練自己未必會察覺到每一個部分
唔察覺到的就是无意識的了
如果无意識的部分係有問題的話(甚至有意識但我地唔知道係有問題的)
就會被訓練一起強化有問題的東西,因為大腦已經把錯誤的東西"記住"了

Fernandez用了一個比喻
如果我們出入個頭撞到度門的話
我地下次會避開
因為我地會覺得痛的
但如果我地唔知道
就算再行一百次
個頭只係會更加準確的撞到度門(而不會因為多次練習而自動懂得避開的)
之後可能已經死左了~

他提了解決的步驟

1)要把訓練的部份不斷分開到最細的單位
2)全面觀察自己進行訓練的過程,甚至每一個小動作
3)分析後找出最完美的途徑
4)集中每次只以最小的單位訓練
5)以慢到自己可以完全掌握的速度,然後不斷強化完美的連結
6)一個一個合起來練
7)最後才練習速度

後來,發現這個方法真的令我受益良多啊
即使唔用係運動或者技術訓練方面,對思考都好有幫助的

Sunday, 27 July 2008

真的會越跑越快嗎?

(這個不是我的想法,是Eduardo Fernandez說給我聽的,雖然巳經決定不再彈結他了,但他從身上,有很多值得放在所有地方的學習心得,所以便趁現在把領會記錄下來)

多練習便會把事做得好,這句話是真的嗎?
比如跑步,真的會越跑越快嗎?

其實很多情況下,練習是會有反效果的(這個反效果是指對基本層次以後的提升)

我們每一個動作,甚至大部份的想法都是機制(mechanism),
機制由許多操作部份(operating parts)組成
練習主要有2個基本效應,1強化大腦的記憶連結,2.令操作部份適應狀態

首先我們要理解為什麼一般人會產生(e.g越跑越快)的想法
當我們跑步時,身體會處於非正常的狀態
操作部份(心臟,肺部,肌肉,腦部維持平衡的部份...其實幾乎全身)都會加強操作以應付非正常的狀態

多練習便會令操作部份適應狀態以應付日後需要(心臟會有效輸出血液,肺部會更有效提供氧氣給血液,肌肉會撕裂,然後再生)
咁便好似真的“越跑越快“了

那為什麼會有反效果的?

因為要打的時間比相像中長,下次再打了
而且,發覺要說明一樣東西真的好難
可能很多地方是自己不真正了解的,又可能想得不夠全面,所以有錯的話便不要太介意啊....

Tuesday, 15 July 2008

我們是怎麼樣去判斷的呢?

到底架車係向左定右行?



想到沒有?
真的有答案的


在想答案的過程中,我們腦袋正進行“判斷“的工作

我猜不到,但分享一下我“判斷“的過程

大概是這樣:
首先想了一下真實的情況(由經驗)
腦裡有2個畫面,向右行的車 和向左行的車
其實冇甚麼概念,(只覺得車會偏左或偏右的)
然後比對
但真的比對不到啊,然後不停的看那個圖,(因為我直覺是自己觀察力不夠)

判斷的過程是怎樣的?
你和我判斷的過程有沒有不同?

真的有答案的,而且我很信服,不是玩人的
為什麼會想不到?
我們是怎麼樣去判斷的呢?

Thursday, 10 July 2008

部落格越寫越健康

部落格越寫越健康
大家都在探討寫部落格的治療效果!
撰文╱韋普納(Jessica Wapner)
翻譯/張亦葳


現在有這麼多人寫部落格的原因,可能和尋求自我治療有關。科學家(以及文字創作者)早就知道,把個人經驗、想法及感想寫出來,是具有療效的。以書寫方式表達的過程,除了可抒解心理壓力,對生理也有好處。研究顯示,它能改善記憶及睡眠,提高免疫細胞的活性,降低愛滋病患體內病毒的生產量,甚至加速手術後傷口的癒合。根據今年2月號《腫瘤學家》中的一篇研究報告,癌症病患在接受治療前先寫寫東西,在心理和生理上的感覺都比沒寫的人好很多。

科學家希望進一步探究玩樂的神經學基礎,特別是目前大為流行的部落格。美國哈佛大學及麻州綜合醫院的神經學家佛拉爾帝(Alice Flaherty)提出理論,認為部落格具有撫慰痛苦的作用。她說:「身為群居動物,人類有一些由痛苦引發的行為,例如發牢騷,以獲取滿足及慰藉感。」把不舒服的經驗寫在部落格上,或許會得到類似的效果。

佛拉爾帝專門研究溝通方面病症的病癥與起因,例如多寫症(hyper-graphia,患者無法克制書寫的衝動)及書寫障礙(writer's block)等。舉例來說,躁症患者通常會不停講話。佛拉爾帝解釋:「我們相信,大腦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內的某些物質引發了患者溝通的渴望。」邊緣系統位於中腦,掌管人類飲食、性慾、食慾和解決問題的相關本能。佛拉爾帝進一步說明:「有許多人會督促自己寫部落格,所以這也算一種本能。」此外,寫部落格就如同聽音樂、跑步、欣賞藝術品一樣,可刺激腦部釋出多巴胺(dopamine)。

大腦內並沒有特定的區域掌管書寫,但掌管語言能力的額葉和顳葉都與書寫相關。比如說,位於左顳葉的維尼克區(Wernicke's area)一旦受損,會導致多話及語言理解力喪失。維尼克失語症患者的症狀包括胡言亂語,並且經常不停地書寫。因此,佛拉爾帝推斷,該區的活動可能讓人產生寫部落格的強烈渴望。

科學家目前對於書寫治療所引發的神經生物機制,仍不甚了解,因為牽涉到的大腦活動區域較為深層、針對書寫前後進行大腦影像分析所獲得的資訊很少。美國德州大學奧斯丁分校的心理學家潘尼貝克(James Pennebaker)說,最近使用功能性磁共振影像術(fMRI)研究發現,在書寫前、中、後大腦「亮起來」(活動)的區域並不同,但是由於實驗不易重複與量化,潘尼貝克與其他人還無法下定論。…

【欲閱讀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08年第77期7月號】

Monday, 30 June 2008

今日我真係黑仔到爆啊orz
 咁朝早食早餐la 
食食下碗沙嗲牛肉面竟然有隻唔知係乜的昆蟲!
即時勁想嘔啊 
咁走之後個肚好似有d唔舒服,
 但係又唔肯定係唔係自己的心理作用
 所以就冇理la 
之後勁樣袞啊 
因為今日我個小學friend返來我去接機
但我等等下個肚又唔舒服了
之後仲係機場㢌左次
晚上食飯係商場又㢌
返地屋企又㢌了2次 

而家才好dd咋,希望明天冇事吧

Sunday, 29 June 2008

記憶的原理1

其實點解我地會記得咁多野呢?(太複雜講唔到了,因為我打字好慢的,所以只說一些大概 的東西。基本上記憶是有很多種的,這裡說的是長期記憶)

研究記憶的專家暫時相信我們經驗的一切事物都會儲存在我們的腦內,問題只是能對其回憶(Recall)與否
回憶主要依賴事物在我們腦裏的連結

連結係咩呢?比如“太陽“呢個字
我們一般人可能都會立刻想起:
e.g. 1)光
2)熱
3)能量
4)非洲,California, 夏威夷,海灘
5)圓球,太陽的樣子,獅身人面像
6)正面,積極
....
兩種野係我們腦裏“連在一起的“(唔識太清楚描述)
就是連結了

點解有d野有特別深刻的記憶呢?
1)個樣野在腦中有越多的連結
2)d連結越強
可以提下,d連結如果關乎到
i)生存 ii)情感 iii)親身經驗 iv)五官的感覺
係會特別強d ge

咁從以上ge原因,可以想到d加強記憶的方法了
不過累了,下次再打la

Friday, 23 May 2008

Wednesday, 30 April 2008

不理你的玩具

不理你

Wednesday, 16 April 2008

The proof for 1+1=2

Proof that 1 + 1 = 2

The proof starts from the Peano Postulates, which define the natural
numbers N. N is the smallest set satisfying these postulates:

P1. 1 is in N.
P2. If x is in N, then its "successor" x' is in N.
P3. There is no x such that x' = 1.
P4. If x isn't 1, then there is a y in N such that y' = x.
P5. If S is a subset of N, 1 is in S, and the implication
(x in S => x' in S) holds, then S = N.

Then you have to define addition recursively:
Def: Let a and b be in N. If b = 1, then define a + b = a'
(using P1 and P2). If b isn't 1, then let c' = b, with c in N
(using P4), and define a + b = (a + c)'.

Then you have to define 2:
Def: 2 = 1'

2 is in N by P1, P2, and the definition of 2.

Theorem: 1 + 1 = 2

Proof: Use the first part of the definition of + with a = b = 1.
Then 1 + 1 = 1' = 2 Q.E.D.

Note: There is an alternate formulation of the Peano Postulates which
replaces 1 with 0 in P1, P3, P4, and P5. Then you have to change the
definition of addition to this:
Def: Let a and b be in N. If b = 0, then define a + b = a.
If b isn't 0, then let c' = b, with c in N, and define
a + b = (a + c)'.

You also have to define 1 = 0', and 2 = 1'. Then the proof of the
Theorem above is a little different:

Proof: Use the second part of the definition of + first:
1 + 1 = (1 + 0)'
Now use the first part of the definition of + on the sum in
parentheses: 1 + 1 = (1)' = 1' = 2 Q.E.D.

- Doctor Rob, The Math Forum
http://mathforum.org/dr.math/

911恐怖大骗局



真的要從頭到尾看一次 

我們總不會去懷疑很多東西
但自己卻沒能力,資源去證實

那只好只相信重要的東西了,
但甚麼是重要?
怎樣才值得我們信?

Monday, 24 March 2008

cute

Saturday, 15 March 2008

動物的睡眠時間

我們可以看到甚麼関連呢?

日行性(diurnal) ,夜行性(nocturnal)?

體形的大小?

他們的速度?

壽命?

智力?


看來不是隨機的

好像在於他們生存的安全程度


物種

睡眠的平均時間比
(% of 24 小時)

平均的睡眠總量
(小時/天)

褐色蝙蝠(Brown Bat)

82.9%

19.9 小時

巨人穿山甲(Giant Armadillo)

75.4%

18.1 小時

北美負鼠(North American Opossum)

75%

18 小時

蟒蛇(Python)

75%

18 小時

貓頭鷹猴(Owl Monkey)

70.8%

17.0 小時

人類(嬰兒)

66.7%

16 小時

老虎(Tiger)

65.8%

15.8 小時

樹鼩(Tree s小時ew)

65.8%

15.8 小時

松鼠(Squirrel)

62%

14.9 小時

西方蟾蜍Western Toad)

60.8%

14.6 小時

雪貂(Ferret)

60.4%

14.5 小時

樹獺科(T小時ee-toed Sloth)

60%

14.4 小時

黃金倉鼠(Golden Hamster)

59.6%

14.3 小時

鴨嘴獸(Platypus)

58.3%

14.0 小時

獅子(Lion)

56.3%

13.5 小時

沙鼠(Gerbil)

54.4%

13.1 小時

大鼠(Rat)

52.4%

12.6 小時

貓(Cat)

50.6%

12.1 小時

獵豹(Cheetah)

50.6%

12.1 小時

小鼠(Mouse)

50.3%

12.1 小時

恒河猴(Rhesus Monkey)

49.2%

11.8 小時

兔子(Rabbit)

47.5%

11.4 小時

美洲豹(Jaguar)

45%

10.8 小時

鴨(Duck)

45%

10.8 小時

狗(Dog)

44.3%

10.6 小時

樽鼻海豚(Bottle-nosed dolphin)

43.3%

10.4 小時

星鼻鼴(Star-nosed Mole)

42.9%

10.3 小時

狒狒(Baboon)

42.9%

10.3 小時

歐洲刺蝟(European Hedgehog)

42.2%

10.1 小時

松鼠猴(Squirrel Monkey)

41.3%

9.9 小時

黑猩猩(Chimpanzee)

40.4%

9.7 小時

天竺鼠(Guinea Pig)

39.2%

9.4 小時

人類 (成人)

33.3%

8 小時

豬(Pig)

32.6%

7.8 小時

孔雀魚(Guppy)

29.1%

7 小時

灰海豹(Gray Seal)

25.8%

6.2 小時

人類 (老年)

22.9%

5.5 小時

山羊(Goat)

22.1%

5.3 小時

母牛(Cow)

16.4%

3.9 小時

亞洲象(Asiatic Elephant)

16.4%

3.9 小時

綿羊(Sheep)

16%

3.8 小時

非洲象(African Elephant)

13.8%

3.3 小時

驢(Donkey)

13.0%

3.1 小時

馬(Horse)

12.0%

2.9 小時

長頸鹿(Giraffe)

7.9%

1.9 小時

 

資料來源:圖表資料由下列四項來源而來

  1. Aserinsky, E., Eyelid condition at birth: relationship to adult mammalian sleep-waking patterns, In 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edited by B.N. Mallick and S. Inoue, Narosa Publishing, New Delhi, 1999, p. 7.

  2. Campbell, S.S. and Tobler, I., Animal sleep: a review of sleep duration across phylogeny. 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 8:269-300, 1984.

  3. Kryger, M.H., Roth, T. and Dement, W.C.,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Sleep Medicine, W.B. Saunders Co., Philadelphia, 1989, pp. 39-41.

  4. Tobler, I., Napping and polyphasic sleep in mammals, In Sleep and Alertness: Chronobiological, Behavioral and Medical Aspects of Napping, edited by D.F. Dinges and R.J. Broughton, Raven Press, New York, 1989, pp. 9-31.

Wednesday, 27 February 2008

Friday, 25 January 2008


快餐店變靈堂玩殘住戶 不忿被投訴

(明報) 01月 23日 星期三 05:05AM

【明報專訊】廣州市白雲區一家燒臘快餐店,一夜間變成陰森森的「靈堂」!原來是東主為報復樓上住戶屢屢投訴其快餐店消防不合格,於是一怒下將之變成靈堂,請來法師誦經,實行與住客鬥法,誓要令對頭人嚇餐死。


據《廣州日報》報道,上周六早上,白雲區隆康花園不少住戶驚奇地發現,臨街一間快餐店竟然被改成一間靈堂,屋子裏外都鋪上黑紙,黑漆漆一片,門外牆上寫覑「靈堂」等字樣,地上擺覑香爐,並放有4個紙人。「靈堂」內不單設了神位,還有個喇叭,日夜傳出念念有詞的佛經聲,一連3 天都是如此。
快餐店變了靈堂,樓上住戶可遭殃了。「喃嘸的錄音一直在放覑,三更半夜聽覑讓人毛骨悚然,睡不覑覺。」住在樓上的陳小姐說。

住戶憂消防不合格 不能續租報復

據附近住戶介紹,這家快餐店剛開業一個月,但樓上住戶擔心消防不合格,就去有關部門投訴,店舖業主也感到有壓力,不想把店面租給快餐店老闆。「快餐店開不下去了,估計老闆一怒之下,改行開『超渡公司』,結果就出現了讓居民心驚的一幕。」

Wednesday, 23 January 2008

好有創意的GAME!

目標:
- 在跟定時間及生命(Cursor?)之內到達第16層

玩法:
- 用滑鼠點擊樓梯向上層進發
- 點擊三角形會加分,可是時間是有限的
- 越向上走越有不同的機關
- 最精妙的地方是每一次之前的生命(Cursor)的移動都會「重播」的! 細心留意那些 No.1, No.2,... 就會明白是什麼一回事了

http://theflashgames.blogspot.com/2008/01/cursor10.html